973cdfff4e3b804060172bf53bff27a9.png

市場滯脹憂慮日漸加大

2021-11-22 20:27
港股上週先升後回,恆指全週跌278點或1.1%,險守25,000點水平,科指則略為跑輸,全周跌107點或1.6%。我們的組合回報則變化不大。

近日市場對滯脹(Stagflation)的憂慮日漸加大,滯脹全稱為「停滯性通貨膨脹」,意指一國經濟增長停滯,同時通貨膨脹卻反之上升的經濟現象。從各國公佈的第三季GDP數字,我們可以看到增長皆有所放緩,全球更掀起大離職潮,影響經濟增長;另一邊廂,隨著疫情令環球供應鏈失衡,生產效率下降,加上部分國家自疫情起所展開高額量化寬鬆的影響,各地通脹率應聲而起,歐洲及美國等地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在近月大幅上漲,美國CPI已經連續5個月高於5%,並在10月增長達到驚人的6.2%,創三十年來新高。而中國CPI雖然由於豬價較低等因素影響處於合理區間,但是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則達到13.5,創1995年以來新高。雖現階段便斷言滯脹已經來臨或仍為之尚早,但如以上情況持續(GDP增長減慢、失業率上升及通脹率上升),滯脹的確有機會重現。在滯漲的環境下,上遊資源、能源業相對較為受惠、科技股等無需實體資源成本的行業則受負面影響較少,而一般製造業會過得比較辛苦,因此我們的投資方向仍會較集中於前兩者。

內房仍是我們比較擔心及關注其發展的板塊。上週不少內房企業抽水集資,如雅居樂(3383.HK)發行可換取雅生活(3319.HK)股份的債券以作融資,融創中國(1918.HK)更同時進行配股及減持旗下融創服務(01516.HK)股份以籌錢還債。另一方面,物管一哥的碧桂園服務(6098.HK)則大折讓配股集資,謀求在行業低谷中併購更多同業。

對於內地房產市場,我們主要擔心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房地產業是過去20年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佔國內總GDP的7.34%,加上間接帶動的相關產業如水泥、鋼鐵、傢俱及物管等,合計約佔GDP的17%。雖然由於國內限價(加價及減價)的政策,樓價不會出現暴跌,加上中國居民按揭比例高,我們並不擔心會出現類似2008年美國次按風暴的風險。然而,雖然樓價不跌,但一手及二手成交大減,樓市冰封,房地產的金融屬性、資產屬性大減,無法變現的房產或令業主出現「負財富效應」,影響消費意欲及經濟。若內地房產市場繼續冰封,對中國的經濟增速必然帶來不少影響。

權益申報:撰文時,管理之投資組合並未持有以上股份。

閱讀更多文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