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bef2e2daa63f20428ab913fc68844d3.png

多項負面因素困擾 港股陷極悲觀情緒

2022-03-14 13:50
大市於週內繼續重挫,恆指下跌1,352點或6.6%;科技指數下挫491或10.4%,自去年2月高位大插超過6成。 組合價值於本週亦跟隨大幅回落,下跌超過4%。

本週港股受到外圍多項負面消息困擾。週一及週二,倫敦商品交易所(LME)的鎳(Nickel)期貨價格急升近2倍,導致持有淡倉的期貨交易商被迫倉,市場憂慮流動性危機漫延,幸好LME及時決定將鎳停市及對鎳期貨交收及按金規定作出特別安排,事件沒有一步發酵。

週三,A股盤中一度大跌4 – 5%,原因是大量私募基金觸及止損線,被迫平倉止損。A股在2021年下半年開始拾級而下,至週二(3/8),上證指數、深證指數及創業板指數分別從高位累積下跌11%、20%及28%。而在週三前的5個交易天,深證指數及創業板指數分別下跌了8.5%及10.4%,因此大量私募基金到達了止損線的邊緣。因此,週三的進一步下跌終於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觸發了連鎖效應而引致A股急跌,A股在急跌後戲劇性地V型反轉,相信這波A股私募基金斬倉潮有機會已完結。

週四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佈了一份包含五家中概股公司的名單,包括百濟神州(6160.HK)、百勝中國 (9987.HK) 、再鼎醫藥 (9688.HK) 、和黃醫藥 (0013.HK)及盛美半導體,指出基於《外國公司問責法案》(HFCAA),要求以上企業提交符合在美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所要求的報告,以證明其不具備被除牌的條件,否則將被強制除牌。市場擔憂是次事件僅為監管開端,日後將有更多企業受查,觸發在美中概股大跌,不少股份跌幅高達10 – 20%。當中尤以高市值,較多被動基金買入的大型股如阿里巴巴(9988.HK)、京東(9618.HK)等的跌幅更甚。週五晚,傳出滴滴(DIDI)暫緩在香港上市的消息,當晚其股價大跌44%,消息進一步帶動中概股大跌,部份股份跌幅較週四晚更大。

美國二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出爐,同比升幅達7.9%,略高於一月份的7.5%數值,大致預合市場預期。聯儲局於下週召開議息會議,市場原預期將加息50點子,但隨著俄烏戰爭開打,國際政治及經濟環境動盪,故雖現時通脹強勁,但考慮到種種不明朗因素,聯儲局成員的口風亦轉趨鴿派,而預期應僅先行加息25點子,以較為溫和的步伐漸收緊貨幣政策。假如聯儲局屆時意外加息50點子,則相信會對股市造成打擊,我們將密切關注議息結果。
內地COVID疫情數字有上升跡象,多地出現圍封強檢情況,市場下週或會憂慮ORMICRON於國內爆發而進一步下跌。

權益申報:撰文時,管理之投資組合並未持有以上股份。

閱讀更多文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