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88e54deb0d7d5f98b420318417027.png

俄烏正式開戰 通脹壓力必然進一步加劇

2022-02-28 13:45
受到疫情和俄烏戰爭的雙重影響,本港股市在本週呈現出單邊下跌態勢,本週恆指收市於22767點,大跌1561點或6.41%;恆生科技指數本週則收於5113點,本週跌6.7%或367點,於周四曾創出5,014.99點的歷史新低。週內除石油、軍工、電力及部分資源板塊的表現相對較佳外,其他板塊皆大多重挫,當中由較高估值,低派息的科技及新經濟股領跌。

俄烏局勢於週內急轉直下,俄軍不但派遣「維和部隊」進入烏東自治區,更全面進軍烏克蘭,現已攻至首都基輔周邊。於開戰初期,北約內除波蘭及波羅的海三小國等因自身領土靠近俄國而對支援烏克蘭抱持著較為積極的態度外,其他國家仍保持著相對保守的態度,雖同樣譴責俄方的入侵行為,及對俄作出經濟制裁,但表明不會參戰。但隨著戰況持續,烏國展現出強大的韌性,西方各國漸漸加大對烏的軍事支援,提供武裝物資支援,而於週末亦已確認會將俄羅斯部份銀行剔出SWIFT。於未來日子,事件的走向仍存在大量變數。

面對俄烏開戰帶來的環球股市急跌,我們沒有作出減倉,相反,我們於週四買入FL二南方國指(7288.HK)增持倉位。原因是從過往多次戰爭事件中,股市都於入侵事件或正式開戰前後短暫急跌,其後迅速收復失地。戰爭事件更多是一項影響市場情緒的短期因素,而不是一項長期因素。此外,俄烏戰爭對中港公司亦基本沒有任何實際經營影響。

此次戰事可以預期會發生的是,環球通脹壓力必然進一步加劇。烏克蘭及俄羅斯皆為能源、糧食及有色金屬的主要出口國。戰事一方面令烏克蘭的生產受影響,另一方面俄羅斯被制裁亦可能導致其相關產品出口受限,以致環球供應下跌。此外,各國對俄的經濟制裁及俄國的反制裁行動亦令環環緊扣的全球供應鏈需要重新調整,生產效率必然下降。例如,俄國在英國宣佈制裁後,反制裁英國,禁止英國飛機經過其領空,這意味著英國航空公司飛至東亞的航班都需要繞道而行,成本上升不少。又例如,原本即將啟用的北溪2號(由俄方輸送天然氣至歐洲的管道)亦啟用無期,歐洲能源短缺的情況難以緩解,能源價格相信會維持於高水平一段較長時間。

因此,俄烏戰事的發生對目前宏觀形勢的方向(通脹及息口上升),並沒有改變,甚至反而是加劇了。因此,我們仍維持我們較早前的選股方向,即低估值及高派息的價值股。

另一方面,本港疫情持續升溫,最新已錄得每日過萬宗的確診個案。面對日趨嚴峻的疫情,我們認為港府可選三種方向的抗疫手法:一是效法中國內地的全面封城政策,以短時間的陣痛換取完全的病毒清零;二是採取西方的與病毒共存方案,全面重啟社會各行各事業;三是延續現時的「動態清零」方針,繼續關閉部分社交處所及場地。單從經濟角度看,採取西方的與病毒共存方案會是更好選擇,但從政治角度看,此方案發生的可能性基本為零。另外兩種手法皆會於短或中期不利本地股的走勢。若然進一步收緊隔離措施,如進行局部封區或封城,消息公佈後,可能導致本地股短期急跌。如延續現時的「動態清零」方針,則疫情無法在短時間內解決。此期間內不少行業因收入銳減而難以承負租金,政府亦有計劃立法禁止業主於3-6個月內追討欠租商戶,不利於本地地產股。有見及此,我們於週內減持了早前因憧憬疫情受控,當時估值頗為吸引而購入的本地股,包括新鴻基地產(0016.HK)、領展房產基金(0823.HK)及恆生銀行(0011.HK),以減低持倉中本港疫情長期持續的風險敞口。

權益申報:撰文時,管理之投資組合持有FL二南方國指(7288.HK)。

閱讀更多文章
READ MORE